会员登录 - 用户注册 - 设为首页 - 加入收藏 - 网站地图 人民日报:警惕手机维修陷阱!

人民日报:警惕手机维修陷阱

时间:2025-07-08 12:48:03 来源:谈虎色变网 作者:娱乐 阅读:532次

前不久,人民日报上海警方侦破一起手机维修诈骗案,警惕作案团伙以线上客服低价揽客、手机线下门店虚假维修的维修方式骗取高额维修费,涉案金额超3000万元。陷阱近段时间,人民日报不少读者来信反映在手机维修过程中曾经被骗,警惕有读者表示,手机“手机坏了不是维修不想修,而是陷阱不敢修”。

记者调查发现,人民日报手机维修对于普通消费者存在较高专业门槛,警惕一些不法分子借此设下种种圈套,手机侵害消费者的维修合法权益。记者以更换手机电池为由,陷阱咨询了线上线下共8家手机维修店,既有官方售后,也有个人经营的手机维修店。其中,官方售后的报价为500多元,而7家个人经营店铺的报价均低于200元。

“更换的电池是原装电池吗?”面对记者提出的疑问,几家店铺客服人员基本都作出了肯定回答。但当记者询问细节时,有些客服却改口称:“是原厂电池,都一样的。”还有的含糊其词,只说电池“是原装品质”,有的则表示“是原装电池,但更换后手机开机时会有弹窗,不过不影响正常使用”。记者向官方售后咨询得知,如果更换的是原装电池,手机并不会出现弹窗界面。

吉林省长春市消费者协会秘书长钟萍说:“这是比较典型的模糊表述,利用消费者和手机维修者之间的信息差,让消费者误认为更换的是原装电池。”她表示,主要原因是消费者对手机维修不了解,而且手机维修行业的价格标准不透明,消费者难以掌握维修价格和品质。

据某手机品牌官方售后工作人员介绍,目前手机维修中较常见的陷阱包括以次充好、用模糊说法误导消费者,从而使用价格低的非原装零件冒充原装零件;夸大问题、“小病大修”,收取高额维修费用;将手机中的原装零件偷换成非原装零件等。

此外,维修过程中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也不容忽视。不少消费者选择线上寄修,将手机寄到指定地点维修。由于消费者无法监督手机维修过程,线上寄修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可能。针对这一问题,记者咨询了几家线上手机维修店铺,对方均表示不会泄露个人信息,但仅有一家店铺表示可以全程拍摄维修过程,并把视频发给消费者,而其他店铺则没有具体措施避免个人信息泄露。

钟萍表示,有部分手机品牌推出了“维修模式”,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维修过程中个人信息安全,“不过还是建议消费者尽量去官方售后,相对而言各方面更安全可靠。维修时应尽量在现场看着,避免个人信息泄露、零件被偷换等问题”。

手机维修陷阱多,消费者应该如何避免个人权益受损?吉林大学法学院教师王皎皎表示:“消费者应当选择有合法资质的维修网点,并且保留购买和维修的票据、凭证,以及更换下来的零件、维修价格清单等。如果维修者有一些口头承诺,应该将其落实为书面形式。”

“在维修手机之前,消费者应与维修者签订维修协议,注明手机出现的问题和更换的零件品牌、型号信息,并要求加盖与维修店铺经营许可证上名称一致的公章。”钟萍提醒,如之后双方发生纠纷,可依照维修协议进行维权。

吉林省律师协会副会长修保认为,消费者应保存证据、全程留痕、依规投诉、依法维权。“如果在维修中发现权益受损,可依据相关证据向经营者提出重修、调价等诉求。经营者无正当理由拒绝的,消费者可拨打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热线进行投诉,或者寻求当地消费者协会的帮助,也可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反映情况。”修保说。

(责任编辑:娱乐)

相关内容
  • 北京朝阳区新增感染者352例,含71例社会面筛查人员
  • 培育钻石行情不再? 中兵红箭第三季度业绩下滑 股价应声大跌
  • 国际航线恢复性增长进行时  业界称有望带动航空公司经营走出低谷
  • 金地多只债券大跌 晚间发布生产经营情况公告 保利继续融资
  • 销售下滑拿地却未减速 华润置地称“该出手时就出手”
  • 新款iPad、iPad Pro发布:屏幕和处理器升级,在售产品全线涨价
  • 维生素“巨头”闪崩 新和成大跌9.7%
  • 绿色金融“多点开花”,为低碳转型注入活水
推荐内容
  • 诺亚控股-S发布第三季度业绩 股东应占净利润1.824亿元
  • 圆信永丰基金高管变动:厦门国际信托副总经理郑华代任董事长
  • 新晋鹰王卡什卡利:若基础通胀不见顶 美联储或需加息至4.75%以上
  • 商标大作战
  • 小米三季度营收705亿元,净利润21亿元,业绩环比改善
  • OPPO A17k手机亮相印度官网:搭载联发科Helio G35芯片